今年以来,陇县纪委监委把专项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实践检验,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住房保障、营商环境、粮食购销6个领域突出问题,以推动重点问题根治、行业效能提升和干部作风转变为突破口,迅速安排部署,细化任务分工,强化督导检查和案件查办,夯实责任,同向发力,“小切口、大深入”分级分类整治突出问题22件,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县纪委监委坚持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立案查处突出问题12件,党纪政务处分16人,其中:乡村振兴领域立案查处3件,党纪政务处分3人;教育领域立案查处1件,党纪政务处分2人;医疗领域立案查处2件,党纪政务处分3人;住房保障领域立案查处4件,党纪政务处分5人,营商环境领域立案查处2件,党纪政务处分3人,推动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乡村振兴领域:重点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不摘”要求落实不到位、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中排查走过场、帮扶不及时不精准、搞“数字帮扶”等问题。今年以来,县乡村振兴局围绕“1183”工作思路,聚焦11类重点人群、重点排查8个方面、做到3个明确,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协调各行业部门、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网格员、信息员等工作力量,对全县10个镇104个行政村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发放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5万余份,充分利用防返贫监测预警平台、手机APP、一码通等信息化手段,共排查农户61605户230604人,排查发现并整改问题107个,补正数据738条。县农业农村局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等问题,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组建工作专班,印发行动方案,建立县级领导包镇联村机制,张贴《通告》104个,公开监督方式,畅通信访渠道,动员群众参与,成立3个专项督导组深入各镇开展督导检查。截至目前,收集集体经济合同1281份,涉及合同金额2.54亿元;各镇自查自纠问题合同323份,已完成整改267份,促进了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教育领域:围绕重点整治违规培训、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不规范等问题,联合5个职能部门对19所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排查,发现并整改问题3个,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双减成效。围绕整治落实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问题,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交通设施、环境进行摸底调查,完善配套设施,排除安全隐患,在西小门口、崇文路丁字路口设立了临时红绿灯,二中、东关幼儿园新增了减速带,建立了以辖区公安干警为主,学校保安员、教职工、家长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的校园“护学岗”,撑起了校园“安全伞”。围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印发专项整治通知,制定检查方案,深入基层学校开展现场督促检查2次,整改问题3个,推动营养改善计划“提质增效”,确保学生饮食营养安全。
医疗领域:重点整治医疗用品采购中拿提成、接受有价证券、股权“吃回扣”,无依据不合理检查用药、非必要使用高价值耗材“过度医疗”以及干部职工履职尽责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今年以来,县卫健局紧盯医护人员收受回扣、红包问题,重拳出击,严厉整治,督促24家医疗卫生单位、1家民营医院公布举报投诉电话,明确处罚红线,落实医生和患者共同签订不收红包的“双向承诺书”,开展不合理医疗检查专项治理行动,发现医疗服务不到位问题3条,完成整改1条。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门诊大厅开设“自助服务区”,实现了无纸化挂号、缴费、查询等自主就医模式,解决了患者看病就医排队时间长问题;围绕医疗机构之间检查结果互认,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推行医联体和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最大限度避免群众重复检查,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了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营商环境领域:重点整治多头、重复、变相审批,服务意识不强,违规收费,案件久拖不立等问题。县营商办持续落实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动制度、跟踪问效制度,推动职能部门优化服务流程、加快审批改革、强化工作协同,全面实施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完成了全县242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发布工作,135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受理;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受理+联合踏勘”审批制度,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20项“一件事”线上点亮9件,线上线下共为企业群众办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90件;持续加大商业纠纷审判执行和中小企业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矛盾纠纷力度,审理涉企案件296件,调解144件,调撤率达到48.58%,提升了民商事合同执行效果。5月25日,陇县聚“陇”·“州”到办政务服务品牌正式发布,把品牌作为陇县形象名片,全力提升政务服务能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住房保障领域:县住建局围绕住房领域保障房违规享受、转租、转借、长期空置、无故拖欠租金等问题,制定印发住房保障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成五个核查组对4个保障房小区进行“拉网式”入户排查,公开举报电话,设置举报箱,排查楼栋42栋、实物配租户3394户,收缴欠租143户,追回拖欠租金35余万元。通过联合税务、公安、行政审批等部门对保障户信息进行大数据比对,发现转租线索3条,清退房屋6套,从严整治承租家庭违规行为,促进公租房管理规范化。同时,持续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全力抓好已竣工交付使用的19个小区35栋楼质量保修及物业服务企业选聘工作,发放民意调查表1125份,认真听取民意诉求,精准掌握群众“急难愁盼”, 杜绝了“面子工程”,赢得群众的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目前,新开工的54栋居民楼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县自然资源局聚焦整治不动产办证难问题,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畅通问题反映和投诉举报渠道,强化“一网通办”推广应用,积极推行“最多跑一次”、“一窗受理,集成办理”、“全程网办,一次办结”等便民措施,成立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专班,建立定期联席会商工作机制,专题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强化政策宣传引导,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5宗,完成不动产登记办证1074件。
粮食购销领域:县纪委监委坚持专项整治机制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措施、明确任务、压实责任。聚焦粮食收购、入库、储存、轮换等环节,督促主管监管部门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发现问题4条,组织复查复核问题线索2条,开展专项督导检查3次,与部门党组同向发力,推动“两个责任”一体履行、贯通协同,确保省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县发改局聚焦自查排查、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做实以案促改,加强粮食储备管理。联合县财政局制定县级储备粮库存检查制度,开展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督促粮食企业完善制度13项,完成了成品粮库监管信息化项目实施、调试和运行,实现应急保障企业全县10镇全覆盖。财政、市场监管、审计等监管部门持续抓好警示教育,警示警醒监督执法人员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知止知耻,落实落细行业监管责任。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警示教育23场次,接受教育460多人。